我的奶奶已经85岁高龄了,满头的银丝总是用大黑夹夹在脑后,脸上的皱纹,刀刻似的,印满了岁月的沧桑,但消瘦的身板还算健朗。奶奶尽管已是耄耋之年,却依旧守着那片土地自食其力,不仅不需要儿女的照顾,就连地里的农作物也要比邻居老人家多上几倍。一双筋骨嶙峋的大手不仅养大了五个子女,还抱过几十个在老屋诞生的孙子外孙玄孙。我也在老屋出生,一直到3岁上幼儿园才回到长沙,印象里,奶奶的臂弯总是那么温暖,院门外与奶奶同龄的老树总是低头注视着我进进出出。 奶奶出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,从未进过学堂,大字不识一个,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却铭记于心。在如何处理家庭杂务,如何教育儿孙成人方面,村中没有人能比过我的奶奶。奶奶在村中德高望重,她固守着祖训,维系着村里的伦理道德,村西头桔梗前的媳妇不孝顺,村东头榆树下的夫妻爱拌嘴,会喊奶奶去说个理,奶奶一出马调解,他们的矛盾往往烟消云散。 然而,奶奶却是孤独的。这么个大家庭,她除了与更为高龄的爷爷相依为命之外,膝下儿孙均已离开老家,在外安家立业。爷爷耳朵失聪,更增加了两人交流的障碍。听村里人讲,闲暇之时,奶奶最常做的,就是搬出那把老旧的藤椅,守在院子门口张望。老孙家的女儿又带着女婿回家了,老李和孙女在门口的晒谷场上放风筝,老张坐儿子那“吱呀”响的自行车去赶集……我想,奶奶和他们打招呼的笑脸背后,一定藏着不少心酸吧!她是不是抱着隔壁的孙女和她唠嗑的时候想我们了?她是不是看着别人家的热闹偷偷地抹眼泪了? 儿孙们曾多次尝试把二老接进城里生活,但奶奶总说过不惯,坚决不离开那个生她养她的山窝窝。似乎守着爷爷,守着乡邻,守着那片土地,守着那座老房子,守着院门口那棵老树,才是生命最好的归宿!
……
(更多精彩,请看《小天使报(九年级)》2017年10月刊 第923-924期) |